Page 58 - 上风2期 整
P. 58
北改之歌
□ 邓永安
邓 永 安 ,1 9 3 7 年 8 月 生 于 成 都 市 一 个 书 香 人 家 ,曾 先 后 在
川师大和成都教育学院就读中国古典文学而从事写作,
迄 今 已 发 表 上 百 万 字 小 说 、诗 歌 、散 文 和 文 学 评 论 。其
诗歌、散文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现为四川省作协会
员、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周日,赴人民公园玩时,在众多歌者、舞者 况 耳 闻 目 睹 ,有 所 了 解 。
中,我忽然发现春意盎然的花荫下有人在弹唱“我 曹家巷在成都北门大桥北头东侧,顺府河
的家在希望的北改地方……”令我一下子兴奋起 北岸延至红星路一号桥。清末民初,有移民在此
来。因为这显然是一首新歌,是颂扬北改工作的 建房开店,至民国后期已形成上规模的巷子,因
歌 。于 是 我 便 前 往 细 观 ,一 个 熟 悉 的 面 容 映 入 眼 最早有一大户姓曹,在此建院,故名曹家巷。抗战
帘 ,他 怀 抱 月 琴 边 弹 边 唱 ,琴 音 悠 扬 ,歌 声 婉 转 : 时 期 ,又 有 权 贵 王 金 干 者 在 河 畔 临 大 桥 头 修 建 高
“众多旧屋变新房,老街旧巷换新装,梦想成真好 大的“大安茶楼”开辟米市,致曹家巷一度热闹起
舒畅……”呵!他不是我的老友郭华文吗?他怎么 来,堪与西头相对的金华街媲美。郭华文的祖父
今天变得如此乐观活跃呢?想起他从前苦闷不堪 是外乡人,在民国初年带着妻儿到成都谋生,落户
的愁颜,不说弹唱,就连朋友聚会他都很少谈话, 在曹家巷,仅有两间开间不大的茅屋。1947年夏
没想到才年余未曾谋面,他与从前判若两人。 末 ,府 河 洪 水 猛 涨 上 岸 ,5 岁 的 郭 华 文 跟 随 大 人 躲
正当我对郭华文纳闷不解,他似乎看见了我, 到大安茶楼上,等到洪水退后,他家的茅屋已被洪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放下月琴,上前握住我的手, 水 冲 得 无 踪 无 影 。他 爷 爷 一下 活 活 气 死 。他 父 母 只
欢喜地说:“老朋友!好久不见!”寒暄几句,他一 得八方求人借钱在原有屋基上买旧木料盖起两间
手拿月琴一手拉我到鹤鸣茶园品茗,说是有好多 小青瓦篾笆房。文革后期,父母先后离世,这两间
心里话要告诉我。待我们坐下后他就打开了话匣 房子就住着他老婆和孩子一家三口。篾笆壁破烂
子,兴 奋 地 、滔 滔 不 绝 地 讲 述 起 自 己 当 下 何 以 到 此 不堪,他只得花钱买了几夹夹车旧砖来砌壁取代。
演唱《北改之歌》的兴趣由来。 “老邓!那几年你来看见的,一间作客厅,我
“ 老 邓 !你 是 知 道 的 ,我 家 祖 孙 三 代 都 住 在 们大人娃娃挤一室,厨房都在房檐下,过的啥日
北门曹家巷,那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住的什么房 子 ?可 是 后 来 娃 娃 大了,不 好 再 跟 父 母 同 室 只 好 去
子,可以说是破巷窝棚……我常在心里诅咒自己, 客 厅 搭 铺 。可 是 再 后 来 ,娃 娃 要 结 婚 了 ,只 好 把 客
倒了八辈子的霉!无时无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 厅拿来作新房,有个客来都无法接待,你说,这叫
改变这种恶劣的状态……” 我心不心酸?……”华文说得咽喉硬硬,我也为
郭 华 文 的 话 一 点 不 假 ,千 真 万 确 。我 曾 在 北 门 之叹息。记得有年夏天大雨过后,我到他家去时,
文殊院附近居住时,常到他家去玩对曹家巷的情 正碰见他家房屋漏雨把床头、书架、衣柜、地面淋
56
□ 邓永安
邓 永 安 ,1 9 3 7 年 8 月 生 于 成 都 市 一 个 书 香 人 家 ,曾 先 后 在
川师大和成都教育学院就读中国古典文学而从事写作,
迄 今 已 发 表 上 百 万 字 小 说 、诗 歌 、散 文 和 文 学 评 论 。其
诗歌、散文多次在全国省、市获奖。现为四川省作协会
员、成都市作协会员、金牛区作家协会副主席。
周日,赴人民公园玩时,在众多歌者、舞者 况 耳 闻 目 睹 ,有 所 了 解 。
中,我忽然发现春意盎然的花荫下有人在弹唱“我 曹家巷在成都北门大桥北头东侧,顺府河
的家在希望的北改地方……”令我一下子兴奋起 北岸延至红星路一号桥。清末民初,有移民在此
来。因为这显然是一首新歌,是颂扬北改工作的 建房开店,至民国后期已形成上规模的巷子,因
歌 。于 是 我 便 前 往 细 观 ,一 个 熟 悉 的 面 容 映 入 眼 最早有一大户姓曹,在此建院,故名曹家巷。抗战
帘 ,他 怀 抱 月 琴 边 弹 边 唱 ,琴 音 悠 扬 ,歌 声 婉 转 : 时 期 ,又 有 权 贵 王 金 干 者 在 河 畔 临 大 桥 头 修 建 高
“众多旧屋变新房,老街旧巷换新装,梦想成真好 大的“大安茶楼”开辟米市,致曹家巷一度热闹起
舒畅……”呵!他不是我的老友郭华文吗?他怎么 来,堪与西头相对的金华街媲美。郭华文的祖父
今天变得如此乐观活跃呢?想起他从前苦闷不堪 是外乡人,在民国初年带着妻儿到成都谋生,落户
的愁颜,不说弹唱,就连朋友聚会他都很少谈话, 在曹家巷,仅有两间开间不大的茅屋。1947年夏
没想到才年余未曾谋面,他与从前判若两人。 末 ,府 河 洪 水 猛 涨 上 岸 ,5 岁 的 郭 华 文 跟 随 大 人 躲
正当我对郭华文纳闷不解,他似乎看见了我, 到大安茶楼上,等到洪水退后,他家的茅屋已被洪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放下月琴,上前握住我的手, 水 冲 得 无 踪 无 影 。他 爷 爷 一下 活 活 气 死 。他 父 母 只
欢喜地说:“老朋友!好久不见!”寒暄几句,他一 得八方求人借钱在原有屋基上买旧木料盖起两间
手拿月琴一手拉我到鹤鸣茶园品茗,说是有好多 小青瓦篾笆房。文革后期,父母先后离世,这两间
心里话要告诉我。待我们坐下后他就打开了话匣 房子就住着他老婆和孩子一家三口。篾笆壁破烂
子,兴 奋 地 、滔 滔 不 绝 地 讲 述 起 自 己 当 下 何 以 到 此 不堪,他只得花钱买了几夹夹车旧砖来砌壁取代。
演唱《北改之歌》的兴趣由来。 “老邓!那几年你来看见的,一间作客厅,我
“ 老 邓 !你 是 知 道 的 ,我 家 祖 孙 三 代 都 住 在 们大人娃娃挤一室,厨房都在房檐下,过的啥日
北门曹家巷,那是一个什么地方,我们住的什么房 子 ?可 是 后 来 娃 娃 大了,不 好 再 跟 父 母 同 室 只 好 去
子,可以说是破巷窝棚……我常在心里诅咒自己, 客 厅 搭 铺 。可 是 再 后 来 ,娃 娃 要 结 婚 了 ,只 好 把 客
倒了八辈子的霉!无时无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 厅拿来作新房,有个客来都无法接待,你说,这叫
改变这种恶劣的状态……” 我心不心酸?……”华文说得咽喉硬硬,我也为
郭 华 文 的 话 一 点 不 假 ,千 真 万 确 。我 曾 在 北 门 之叹息。记得有年夏天大雨过后,我到他家去时,
文殊院附近居住时,常到他家去玩对曹家巷的情 正碰见他家房屋漏雨把床头、书架、衣柜、地面淋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