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上风2期 整
P. 63
│开卷有益│Kaijuan Youyi
无 奈 的“ 窃 读 ”
□ 袁成春
我的“窃读”时代,始于儿时,其实纯属无奈之举。
我出身于耕读世家,家有大量藏书,均为古文经典名著,较通俗一点的为《三
国 演 义 》和《池 北 偶 谈 》等 。从 几 岁 开 始,就 背 着 大 人 乱 翻 ,搜 寻 到《古 文 观 止 》和
《唐诗》中懂得的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
这类通俗句子,不免喜出望外。“乱翻”、“窃读”的“瘾”越来越大,有时不小心
把书弄脏、撕破,曾受到长辈的体罚。最严重的是8岁时,把精美的《康熙字典》第
一卷偷到学校在同学中炫耀,下河游泳时被盗。后来失而复得,珍贵的大型工具
书幸免毁为残卷,但却挨了一顿“趸打”!
父亲英年早逝,是我人生最大不幸。读小学时,自知家境困难无力升学,放弃
了算术学习,上此课时“窃读”课外书籍,开始老师责备我,后来知道我的意向,
故听之任之。我当时的作文和书法在全校首屈一指,在当地小有名气,老师对我
极表同情,并大加鼓励。我校一位同族教师,后来当了乡中心校长,抗美援朝热潮
中和我一起参军,不久我凭一份毛笔小楷自传,选调到营部当文书,未发军装前我
已穿上杂牌军装,早晨和机关干部一起在操场边散步。这位原中心校长,还有一
位原乡公所师爷,他们还在连队当战士,穿长袍出早操跑步,高唱“雄赳赳,气昂
昂,跨过鸭绿江”,他们对我“少年得志”极为羡慕。
小学毕业失学后为了生计,经一位木工介绍在盐井柜房做地位低于学徒的打
杂工,活路干完后不准看书练字,我深感不快。由于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见到印刷
品只好“窃读”。一次坐在柜台内高凳上守门,“窃读”《成语小词典》,被年已60
多岁、头戴瓜耳皮、身穿长棉袄、手提烘笼、口含烟杆的掌柜陈络耳胡突然发现,
狠狠地抽了我几烟杆子,使我痛不欲生。这个极具恶名的陈络耳胡,一副凶相,
对待劳工极其刻薄、残酷,颇有民愤,晚上不敢只身上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
“五反”运动中,与资方杨劲中同谋毒死运动积极分子、青年职员袁廷奎,均被处
以极刑。真是绝非偶然、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后来我闻之拍手称快!
当打杂工时即使挨打受骂,我“窃读”的“痼疾”难改,只不过更加注意不被
袁 成 春 ,成 都 市 金 牛 区 作 家 协 发 现 罢 了,特 别 是 陈 络 耳 胡 不 在 之 日 ,就 是 我“ 狂 读 ”之 时,如 鱼 得 水 、如 鸟 翔 空 。
会、四川省散文学会、省老年诗 其 他 柜 房 先 生 则 视 而 不 见 ,大 开 绿 灯 。有 的 还 私 下 赞 许 、鼓 励 。那 本《 成 语 小 辞
词创作研究会会员。幼年失怙、
失 学 ,少 年 帮 佣 、从 军 ,中 年 转 典》我已烂熟于心,为掌握丰富的词汇打下了基础,受益终生,无怪后来有人戏说
业 地 方。从 小 爱 好 文 墨 ,老 年 专 我 说 话“ 陈 词 滥 调 ”、写 作“ 词 语 堆 砌 ”。
作 责 任 校 对 ,省 市 报 刊 特 约 评
报 评 刊 员 至 今 。同 时 大 量 撰 稿 当时盐井柜房还有一些30年代的杂志,“窃读”后记得的内容主要有三:一
并开始文学习作,多次获奖。 是 南 方 大 片 地 区 旱 情 报 道 ,有“ 田 土 龟 裂 、赤 地 千 里 ,民 不 聊 生 、饿 殍 遍 野 ,民 怨
61
无 奈 的“ 窃 读 ”
□ 袁成春
我的“窃读”时代,始于儿时,其实纯属无奈之举。
我出身于耕读世家,家有大量藏书,均为古文经典名著,较通俗一点的为《三
国 演 义 》和《池 北 偶 谈 》等 。从 几 岁 开 始,就 背 着 大 人 乱 翻 ,搜 寻 到《古 文 观 止 》和
《唐诗》中懂得的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
这类通俗句子,不免喜出望外。“乱翻”、“窃读”的“瘾”越来越大,有时不小心
把书弄脏、撕破,曾受到长辈的体罚。最严重的是8岁时,把精美的《康熙字典》第
一卷偷到学校在同学中炫耀,下河游泳时被盗。后来失而复得,珍贵的大型工具
书幸免毁为残卷,但却挨了一顿“趸打”!
父亲英年早逝,是我人生最大不幸。读小学时,自知家境困难无力升学,放弃
了算术学习,上此课时“窃读”课外书籍,开始老师责备我,后来知道我的意向,
故听之任之。我当时的作文和书法在全校首屈一指,在当地小有名气,老师对我
极表同情,并大加鼓励。我校一位同族教师,后来当了乡中心校长,抗美援朝热潮
中和我一起参军,不久我凭一份毛笔小楷自传,选调到营部当文书,未发军装前我
已穿上杂牌军装,早晨和机关干部一起在操场边散步。这位原中心校长,还有一
位原乡公所师爷,他们还在连队当战士,穿长袍出早操跑步,高唱“雄赳赳,气昂
昂,跨过鸭绿江”,他们对我“少年得志”极为羡慕。
小学毕业失学后为了生计,经一位木工介绍在盐井柜房做地位低于学徒的打
杂工,活路干完后不准看书练字,我深感不快。由于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见到印刷
品只好“窃读”。一次坐在柜台内高凳上守门,“窃读”《成语小词典》,被年已60
多岁、头戴瓜耳皮、身穿长棉袄、手提烘笼、口含烟杆的掌柜陈络耳胡突然发现,
狠狠地抽了我几烟杆子,使我痛不欲生。这个极具恶名的陈络耳胡,一副凶相,
对待劳工极其刻薄、残酷,颇有民愤,晚上不敢只身上街。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
“五反”运动中,与资方杨劲中同谋毒死运动积极分子、青年职员袁廷奎,均被处
以极刑。真是绝非偶然、恶有恶报、罪有应得,后来我闻之拍手称快!
当打杂工时即使挨打受骂,我“窃读”的“痼疾”难改,只不过更加注意不被
袁 成 春 ,成 都 市 金 牛 区 作 家 协 发 现 罢 了,特 别 是 陈 络 耳 胡 不 在 之 日 ,就 是 我“ 狂 读 ”之 时,如 鱼 得 水 、如 鸟 翔 空 。
会、四川省散文学会、省老年诗 其 他 柜 房 先 生 则 视 而 不 见 ,大 开 绿 灯 。有 的 还 私 下 赞 许 、鼓 励 。那 本《 成 语 小 辞
词创作研究会会员。幼年失怙、
失 学 ,少 年 帮 佣 、从 军 ,中 年 转 典》我已烂熟于心,为掌握丰富的词汇打下了基础,受益终生,无怪后来有人戏说
业 地 方。从 小 爱 好 文 墨 ,老 年 专 我 说 话“ 陈 词 滥 调 ”、写 作“ 词 语 堆 砌 ”。
作 责 任 校 对 ,省 市 报 刊 特 约 评
报 评 刊 员 至 今 。同 时 大 量 撰 稿 当时盐井柜房还有一些30年代的杂志,“窃读”后记得的内容主要有三:一
并开始文学习作,多次获奖。 是 南 方 大 片 地 区 旱 情 报 道 ,有“ 田 土 龟 裂 、赤 地 千 里 ,民 不 聊 生 、饿 殍 遍 野 ,民 怨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