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上风2期 整
P. 66
对人的热心热肠,并在文章中热情讴歌他。我认为,假如没有平民的情感,是不可
能从这些平凡的琐事中发现老王品质的光彩的,也不可能在30多年后站在一个厅
长的职位上还对一个普通工人如此难以忘怀!
工作期间,卢老常去国外访问,他接触了许多的达官贵人,但他的目光始终关
注地是那些普通平民。在他的文集中,他满怀深深的敬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
个的普通平民故事:《东欧风雨夜中》那位工作一丝不苟,洁身自好的年轻司机和
急人所难,乐于助人的姑娘;《罗伯特和他的朋友们》中曾到我国漂流长江的气垫
船驾驶员罗伯特和他的热情好客的朋友们;《英国的农民彼得》中,那位把中国农
具当成艺术品一样收集珍爱的纯朴的彼得;《锡克师徒》中那一对配合默契、平
等互爱的师徒……而在《“黑牡丹”妮蒙》和《顶水女》中,我又读到了卢老师对在
传统陋习的阴影笼罩下毫无社会地位的印度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即使是《吹蛇
人》中那个近乎狡黠的吹蛇小孩和在《风宫前》受大人指使行乞骗人的天真的小
女孩,他也是满怀怜悯,甚至还因未能施舍于她而歉疚。
你 看 ,卢 老 有 一 颗 多 么 善 良 的 平 民 心 啊 !
《云中小札》是卢老的第9部作品集。这本集子中有一辑叫“其人其文之我
见”,收集了他为文友们的书作的序,当我拜读“其人其文之我见”的篇章时,心目
中特别的感慨。
其实,这里面的文章有许多我早已读过。因为一些文章,早已发表过,而只要
在报刊上见到卢老师的文章,我是必读的;而另有些文章,在文友送的书中已经
见到;而还有些文章,甚至在并未发表前,我就已经读到了。
这是因为虽然我仅是散文学会的一名普通会员,文学创作的时间也不长,但
是,卢老却用他那颗平民之心真心诚意地善待我这样的小字辈文友。在文友聚会
时,如果卢老当时正巧在为某位文友的书写序,他会给我简单地说一说那个人的
情况,准备出一本什么书,然后将他写的序的手稿拿出来给我看,还请我提意见。
卢老为之写序的人,有的是在文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的人,但更多的则是名不
见经传的普通文学爱好者。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的共同
之处是都有一腔为文学而沸腾的热血。就因为这,卢老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
辞辛劳地仔细读他们的书稿,认真地为他们作序,仅这一点,就让我很感动。因
为,要阅读大量的书稿,是非常累人的。何况,其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写得并不精彩
的文章,不可能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但卢老总是热情真挚地善待每一位请他写
序的文友,我想,这正是卢老平民感情的自然流露。
说到写序,我认识一位外地的年轻文友,她曾将她为别人写的序发给我看。
客 观 地 说 ,她 写 得 相 当 不 错 ,非 常 有 文 采 ,我 十 分 欣 赏 。但 她 后 来 告 诉 我 ,她 在 当
地 已 经 有 点 小 名 气 了,于 是 不 再 轻 易 为 别 人 写 序 了,因 为 怕 有 人 的 书 不 怎 么 样 ,会 降
低 了 她 的 身 份 。我 当 时 立 刻 想 到 了卢 老 ,想 到 了卢 老 师 无 私 地 为 文 友 们 写 序 。我 忍
不住对她说:“你还这么年轻,才写了几篇稍稍像样的东西就开始计较自己的身份
了,其实真正有身份的人反而是不会计较身份的!我们四川散文学会的卢会长为
文友写序可从来没有计较过什么身份!”
我最喜爱的,就是卢老那颗平民之心。
如果你也是一个平民或同样有着平民情愫的人,相信你会喜欢卢老的散文集
的。
64
能从这些平凡的琐事中发现老王品质的光彩的,也不可能在30多年后站在一个厅
长的职位上还对一个普通工人如此难以忘怀!
工作期间,卢老常去国外访问,他接触了许多的达官贵人,但他的目光始终关
注地是那些普通平民。在他的文集中,他满怀深深的敬意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
个的普通平民故事:《东欧风雨夜中》那位工作一丝不苟,洁身自好的年轻司机和
急人所难,乐于助人的姑娘;《罗伯特和他的朋友们》中曾到我国漂流长江的气垫
船驾驶员罗伯特和他的热情好客的朋友们;《英国的农民彼得》中,那位把中国农
具当成艺术品一样收集珍爱的纯朴的彼得;《锡克师徒》中那一对配合默契、平
等互爱的师徒……而在《“黑牡丹”妮蒙》和《顶水女》中,我又读到了卢老师对在
传统陋习的阴影笼罩下毫无社会地位的印度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即使是《吹蛇
人》中那个近乎狡黠的吹蛇小孩和在《风宫前》受大人指使行乞骗人的天真的小
女孩,他也是满怀怜悯,甚至还因未能施舍于她而歉疚。
你 看 ,卢 老 有 一 颗 多 么 善 良 的 平 民 心 啊 !
《云中小札》是卢老的第9部作品集。这本集子中有一辑叫“其人其文之我
见”,收集了他为文友们的书作的序,当我拜读“其人其文之我见”的篇章时,心目
中特别的感慨。
其实,这里面的文章有许多我早已读过。因为一些文章,早已发表过,而只要
在报刊上见到卢老师的文章,我是必读的;而另有些文章,在文友送的书中已经
见到;而还有些文章,甚至在并未发表前,我就已经读到了。
这是因为虽然我仅是散文学会的一名普通会员,文学创作的时间也不长,但
是,卢老却用他那颗平民之心真心诚意地善待我这样的小字辈文友。在文友聚会
时,如果卢老当时正巧在为某位文友的书写序,他会给我简单地说一说那个人的
情况,准备出一本什么书,然后将他写的序的手稿拿出来给我看,还请我提意见。
卢老为之写序的人,有的是在文学方面有较深造诣的人,但更多的则是名不
见经传的普通文学爱好者。有年过花甲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青年。他们的共同
之处是都有一腔为文学而沸腾的热血。就因为这,卢老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
辞辛劳地仔细读他们的书稿,认真地为他们作序,仅这一点,就让我很感动。因
为,要阅读大量的书稿,是非常累人的。何况,其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写得并不精彩
的文章,不可能给人带来阅读的享受。但卢老总是热情真挚地善待每一位请他写
序的文友,我想,这正是卢老平民感情的自然流露。
说到写序,我认识一位外地的年轻文友,她曾将她为别人写的序发给我看。
客 观 地 说 ,她 写 得 相 当 不 错 ,非 常 有 文 采 ,我 十 分 欣 赏 。但 她 后 来 告 诉 我 ,她 在 当
地 已 经 有 点 小 名 气 了,于 是 不 再 轻 易 为 别 人 写 序 了,因 为 怕 有 人 的 书 不 怎 么 样 ,会 降
低 了 她 的 身 份 。我 当 时 立 刻 想 到 了卢 老 ,想 到 了卢 老 师 无 私 地 为 文 友 们 写 序 。我 忍
不住对她说:“你还这么年轻,才写了几篇稍稍像样的东西就开始计较自己的身份
了,其实真正有身份的人反而是不会计较身份的!我们四川散文学会的卢会长为
文友写序可从来没有计较过什么身份!”
我最喜爱的,就是卢老那颗平民之心。
如果你也是一个平民或同样有着平民情愫的人,相信你会喜欢卢老的散文集
的。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