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 - 中国领导科学电子杂志-第四期
P. 11
理 论 新 探


有序政治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 为征询意见、接受监督或者行使权利、了解情况的措施和
作主行使民主权利。 机会。少数党政机关对协商民主的地位作用和重要原则
(二)发展协商民主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内在要求。协 认识不深,甚至存在将协商民主看成插手争权、增加麻

商民主注重民主的实质,承认利益多样性,在平等、宽松 烦、降低效率、影响发展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突
的氛围中,实行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 出的问题,就是把协商民主纳入党委、人大、政府决策程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在协商中深化认识、消 序的原则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协商民主在党委决策
除误解、增进理解、形成共识。发展协商民主,能够保障, 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实施之前的规定,难以得到真
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重大问题决策前得到充分表达, 正贯彻落实,而政协自身对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认

有利于党委和政府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把握社会动态,真 识也不到位,工作积极主动性不够。
实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诉求,有利于广聚民智、广 (二)协商的规范性有待加强。以政协工作为视角,
求善策、广纳群言,系统、综合地吸收社会各方面的合理 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出台以后,各地在推
主张,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顺应民意和符合客观实际。 进政治协商方面有了新举措、新内容、新进展,协商的计

(三)发展协商民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协 划性、实效性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协商不规范、随
商民主架起了政权机关与各界群众之间信息沟通、有效 意性较大的现象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个别党委、政府
对话的制度平台。对政权机关而言,协商民主的运用和 机关未将协商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纳入议事规则,不经
发展可以帮助了解群众和社会组织提供的信息,摸清群 协商不决策的规定没有得到真正贯彻落实。一些地方以
众关心的热点,吸纳对制定政策有价值的意见;对团体和 党政负责人的个人意见为标准,认为需要协商的就协商,

群众而言,协商民主的运用可以帮助反映问题,扩大对公 不需要协商的就不协商,存在选择性、随意性的现象,甚
共事务的参与度、知情度,增加在决策中的发言权。发展 至还有以情况通气代替民主协商和以事后通报代替事
以对话、协商为主要特征的协商民主,有利于党委和政府 前、事中协商的情况。较为典型的是换届人事安排,在上
协调关系、疏导情绪、化解矛盾、消除阻力、形成合力,有 级文件批准领导班子配备方案之后才提交协商讨论。在

效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及时消解各种不稳定因素,营造 基层,经常发生党委、政府因某项重要工作急需决策,临
安定团结、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社会政治局面。 时通知对该事项进行协商的现象。这种“协商”,往往只
是在“走程序”,协商民主的作用难以发挥。
二、我国发展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问题和
(三)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就目前而言,从中央到地
困难
方关于协商民主已经有不少的制度规定和文件要求出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之一。伴 台。但从协商民主的实际工作需要来看,现有的协商制
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快速发 度仍不健全,并未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协
展,我国的协商民主也有了长足发展,协商民主制度日趋 商内容、程序、反馈机制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

完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协商主体的要求方面,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协商,对参与协
(一)思想认识有待深化。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 商讨论的界别、群众代表或者政协组织的规定和要求多,
和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明显 对党委、政府的规定和要求少,尤其对党政领导重视和支
增强,对协商民主的认识逐步加深,更加重视通过协商来 持开展协商民主缺少具体的程序规定。在协商实施方
反映和表达各自的关切。但对协商民主的认识在不少地 面,原则性的要求和规范较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规

方仍停留在浅表层面,如一些党政部门和群众,未能把协 定和细则很少,协商结果越到基层就越难以贯彻执行。
商民主提高到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来对待,不善于利用 比如,政治协商的“三在前三在先”原则(重大问题的协商
协商民主来开展工作、表达意愿,而更多地把协商民主作 要在党委决策之前、人大通过之前、政府决定之前。制定

中国领导科学 2014年第4期 9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